首页-九士兴机场有限公司

同期成为学术同谈的知己一又友

发布日期:2024-06-16 20:18    点击次数:123

同期成为学术同谈的知己一又友

程毅中著《宋元话本》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审稿观点

程毅中与共事李岩(左)、徐俊(右)在一皆。

【寰球】

学东谈主小传

程毅中(1930—2024),江苏苏州东谈主。剪辑家、文体史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国文系,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华文系。1955年毕业,到西安任教。1957年回北京大学华文系读研究生。1958年12月,提前分派投入中华书局。曾任中华书局副总剪辑。专揽整理《王船山诗文集》《海瑞集》《徐渭集》等,规划组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全金元词》《元诗选》《明文海》《全清词钞》《词话丛编》《古本演义丛刊》以及“中国古典文体基本丛书”“古演义丛刊”“明清传闻选刊”等。古籍整理文章有《隋唐韵事》《玄怪录》《续玄怪录》《清平山堂话本校注》《宣和遗事校注》等,撰有《宋元话本》《古演义简目》《古体演义论要》《近体演义论要》等专著。

2024年新年来源,程毅中先生就经验了一场手术。听到这一突发景况,我心急如焚,恨不得只怕赶到病院探视。两次打电话到程府,先生季子有度兄回话,先新手术奏凯,但体弱眩晕,要过几日方宜见客。先生大令郎有庆兄亦回电安抚,胪陈手术历程,以及规复情况,我的飘动稍得缓解,只可在发怵中耐性恭候。直到2月1日,我终于不错去病房见先生了。一碰面,先生被轻轻叫醒,坐窝面露喜色,显豁精神已大好,仅仅仍嗜睡乏力。先生抬手有相执之意,张口欲有所言,声气隐微,竟未能遂愿。我知此时不宜万古惊扰,劝慰事后,乃与先生家东谈主相约,过几日出院后再到家中问安。我昼夜苦等,祈愿下次碰面的日子赶早降临,不料等来的,却是3月22日凌晨先生溘然在世的凶讯。

我觉得程先生素来硬朗,九十岁后仍可健步游莲花池,这次驯顺不错战胜咫尺小厄。故初听凶讯,几乎不敢信赖。若依传统的虚岁计,程先生已属九十五岁乐龄。古东谈主云“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豆蔻年华,已是常东谈主企及的寿限。每念及此,我心稍安。然数十年相知相亲岁月,数十年肝胆披沥的心思,滴滴在心,一切犹在目前,焉能徒然割舍忘却,立成安澜?呜呼,痛哉!

我和程先生初识于1968年,那年我从北大华文系古典文件专科毕业,被分派到中华书局职责。是年8月报到,年底前就奔赴戎行农场检修。农场回来,稍事整顿,又下放到“五七”干校,1973年才抽召回京上班。此时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已合署办公,中华书局的业务主若是重启之前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整理。我未能投入校史的队列,只可在“二组”(共分四个剪辑组)打杂,作念些当令而动的剪辑事务。这时程先生也已从干校召回,同在“二组”。咱们虽说已是老熟东谈主,但单干不同,职责上一前锋无错乱。不外东方不亮西方亮,咱们同住翠微路二号院,比邻而居,回到家当然会有所来往。难忘某次程先生家有老同学白化文先生来访,我应邀一皆聚谈。白先生博物多闻,颇善交际,海阔太空,畅聊尽兴,自此以后,我与程先生便也抛却矜持,成了半师半友、泛论无碍的石友。

1979年8月,中华、商务分家,各自规复孤立建制。不久后,程先生出任中华书局文体剪辑室主任,我有幸成为其麾下一卒。尔后在先生指导下,欢乐与纷扰,皆有故事,无法细说,只可略举一二。

1980年纪首,宇宙二十几所高校,在山东泰安举办编写古典文体讲义的计议会,邀请中华书局文体室指导与会,祖先命我与之偕行。这是我入剪辑行以来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非常兴奋,处处预防不雅察。会上,先生款待持重,待东谈主以谦,遇有计议,侃侃而谈,鸿章钜字,一些提出颇为同谈称赏。会下,身边时常有东谈主攀谈请问,先生亦趁机了解各校学术研究情况,趁便严慎约稿,难忘《王粲集》和《玉台新咏》的整理即是此时商定的。通过这次学术会议,我近距离感受了先生的学术实力和外交上的亲和力,大受颤动,印象深入,心想今后当剪辑,就该学习先生,让我方酿成学术民众,同期成为学术同谈的知己一又友。

程先生专揽文体室职责之初,先是计帐“文革”前旧稿,接续完成未了之事,回来老中华泛泛职责,同期制定新的出版缱绻,合理安排剪辑力量。今天已号称中华书局经典史籍的“中国古典文体基本丛书”“古演义丛刊”,首页-新名索服装有限公司以及文体总集、贵府汇编等系列技俩缱绻, 首页-汉嘉艾服装有限公司其基础都是那时奠定的。在拟定“古演义丛刊”缱绻时, 首页-新名安仓储有限公司我得知先生撰有古代文言演义总目次成稿,即刻向他约稿,催促早日交稿出版,以疏导“古演义丛刊”缱绻奏凯落地。先生总说还要补订,不肯仓促问世。交稿时,他补助使用《古演义简目》之名,以示草创未周,犹待修润之意。其实这本书在“文革”后不久,百废待兴时出版,对厘清古演义研究限度,验证古演义版块流传,助益多多。另外,先生还在那一手艺专揽影印出版了两种《文选》善本,先是清胡克家刻李善注断句本,继而是南宋尤袤刻李善注本,二书皆写有颇具专题研究重量的出版说明,在《文选》版块学研究范围激勉平凡影响,促进了中国《文选》学研究的复兴。就我个东谈主而言,也因为参与过二书出版的关连事宜,兴味所至,运转投身《文选》学研究,千里浸日久,乃至自后竟能滥竽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之名,这一切皆要拜程先生当初卓有见效的职责事迹所赐。

追忆旧事,最让东谈主镂骨铭心,咨嗟系之的故事,诚然是在程先生鼓励和饱读舞下,我的古籍剪辑生计,从无知到醒觉,不停成长的一段经验。

我接办的第一部古籍整理稿,是逯钦立先生断断续续耗尽数十年心血完成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该稿是一部典型的古籍整理著述,不仅卷帙宽广,且整理形态极混乱,举凡标点、校勘、辑佚、验证,兼容并包。我乍看到厚及尺余的书稿,渺茫不知从何下手,难免心生急躁,面露难色。先生恐有察觉,于是先让我安下心来,翻翻稿件,摒除忧虑,随后几天,逐个教师审读要领和条目,诸如先参看文体总集其他表率,弄清此稿所据原来,分析整理体例是否允洽,有无留传问题,等等。先生所指旅途分明,条目亦甚严格,高空清洗一如当头一棒,令我顿时澄澈,茅塞翻开。我硬着头皮读皆备稿,似觉剖析了好多,上交审读观点时,又想阐扬一下,竟不知浅深,胡乱提了不少修改革议。程先生驯顺我审稿谨慎,对修改观点则多有否决,并郑重指示我,审稿亦然学习历程,要谢却,要尊重作家的做事,切忌妄作评判,未得作家授权,尤不成轻改原稿。审稿时代,我与作家方的研究信函,程先生也时有改笔,措辞条目抒发准确、彬彬有礼。有幸遇上这种以全心指导后进为己任的前辈导师,若不念念跳跃,轻言烧毁,不亦难乎?文体室成员,尽头是我等晚学,说到稿件措置中的旧事,莫不有此同感。好在经验此番棒喝捶打,我接下来措置《陶渊明集》《拾获记校注》等稿件时,竟仿佛有一点庖丁解牛的嗅觉,想来果然有了些前途。

1981年,程先生晋升为中华书局副总剪辑,我随后被委任接替他在文体剪辑室的职责,再自后又转入国度古籍整理出版缱绻小组办公室作念主任,在中华书局职责到退休。一齐走来,20世纪80年代向程先生请益最多,受教最深。正是阿谁手艺的严格剪辑业务浸礼,使我受到了剪辑做事谈德的发蒙,古籍剪辑才能的进步,也才有了与中华书局长相厮守,为古籍整理出版事迹尽一份力的决心和信心。由小及大,我的个例,概况也能反衬出程先生青睐中华书局,青睐古籍整理事迹,不仅自甘为中华书局、为古籍整理事迹奉献终生,何况自愿承担起培养后进的株连,为中华书局的可持续发展全心费事。拳拳之心,日月可鉴。

目前景先生已是一个历史东谈主物,要评价先生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仅以上述孤例,远不及以彰显先生一世奋斗、肃静付出的骨子意旨。如果研究中华书局的发展史来看,则程先生的一世,无论是职责事迹,做事操守,仍是培养后进的历史株连心,都醒目出注意的光彩。

1952年,中华书局由沪迁京,初时出版涉足农业、财经,1957年后欲复归古籍,却发现专科剪辑匮乏,急需补充崭新血液。时任总司理金灿然同道求贤若渴,广揽东谈主才。那时从商务印书馆引进的有赵守俨、傅璇琮等东谈主,从北大引进的有褚斌杰、李念念敬、沈周详等东谈主,程先生是1958年年底投入中华书局的。恰正是这一批青丁壮才俊,加上稍后赓续进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谢方、赵诚等东谈主,与老一代剪辑一皆,共同独创了中华书局发展的新景观。及至20世纪60年代,北大古典文件专科培养的学生赓续到来时,程先生一辈东谈主早已成为中华书局的主心骨,自后者又在他们的帮扶下繁荣成长,老中青共谋发展,这才有了八九十年代的繁华得意。从这个角度说,以程先生为代表的一辈东谈主,正是中华书局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

如果再从国度古籍整理出版事迹的高度来看问题,程先生1958年进中华书局,1992年荣休,他在任的这几十年,正是新中国古籍整理事迹大发展的要道手艺。所谓要道,换言之即是历史的节点,发展的机遇。上头已提到中华书局迁京后,率先几年,出版很杂,既隔断调理缱绻,又隔断专科东谈主才,举步维艰,急需国度层面的指导和支撑。1958年,国务院特意成立古籍整理出版缱绻小组(以下简称“古籍小组”),由时任国务院副文告长皆燕铭同道任组长,确立古籍整理出版的大政缱绻,编制历久出版缱绻,并决定在北京大学开办古典文件专科,培养古籍整理的后继东谈主才。与此同期,中华书局被详情为专科古籍出版社,兼古籍小组的服务机构。这为古籍整理事迹的发展指明了标的,给足了计策和能源。程先生及之后赓续引进的一批后生才俊,在这一历史机遇期,激昂有为作孝顺,起承转合育新东谈主,使中华书局这家老字号重新兴奋活力,古籍史籍出版大放异彩。诸如《资治通鉴》《册府元龟》《永乐大典》《文苑英华》之类蹙迫典籍,赓续整理出版,“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点校整理一事,也在此时筹门径行。据此而论,程先生这一辈东谈主,既是中华书局由衰而兴的历史亲历者、见证者,又是身处一线的创造者、建立者,理当载诸汗青,大书一笔。

改良灵通后,党中央高度眷注民族文化遗产的接管和古籍整理职申斥题,中华书局的发展也随即迎来第二个蹙迫节点。1981年3月,中华书局邀请上海古籍出版社、东谈主民文体出版社古典文体部闲谈,共商统筹缱绻,协同发展议题。是年5月到7月,关连职责主谈主员数次到中华书局传达陈云同道对古籍整理出版职责的指令,9月17日,中共中央印发《对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令》,明确指出:“整理古籍,把故国真贵的文化遗产接管下来,是一项十分蹙迫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职责。”12月,国务院决定规补助籍整理出版缱绻小组,由李一氓同道任组长。1982年3月,新一届古籍小组召开整体会议,制定了新的历久整理出版缱绻。这次古籍会议,中华书局负重致远,尤其在古籍整理出版缱绻的制定方面,阐扬了配合全局的主导作用,而程先天真作新一届古籍小组指导成员,动作中华书局副总剪辑,在其后直至退休十数年间,尽责尽责,老而弥坚,对职责永恒补助高表率、严条目,对晚学仍然充满关爱,全力帮扶,一切尽可想见,毋须费辞。

程先生1992年退休,1995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新的岗亭上,程先生仍时刻不忘古籍整理出版事迹,从古籍数字化职责到《古本戏曲丛刊》全集出版,他都积极建言献计。中华书局的发展,乃至新中国古籍整理事迹的发展,无不留有程先生的踪影。

早年读《礼记·檀弓》上篇云:“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兰摧玉折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兰摧玉折,则吾将安放?’”郁郁寡欢,心有戚戚焉。而今文星坠落,程先生西行,敢以子贡之忧、子贡之痛、子贡之问以叩天穹:“兰摧玉折,则吾将安放?”目送程夫子鹤驾厚重而去,不禁泣下如雨。

(作家:许逸民,系中华书局编审、原国度古籍整理出版缱绻小组办公室主任)

(本邦畿片均由中华书局提供)高空清洗






Powered by 首页-九士兴机场有限公司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365建站 © 2013-2024 <"SSWL"> 版权所有